1 2 3
  • 培训案例

同行评审培训

    几乎所有软件企业都会在测试前做一些评审,特别是达到CMMI3级的企业。而大部分国内软件企业都存在同样的问题:项目中做的评审不是真正的同行评审,使用的方法及过程都存在严重问题。结果是评审效率低(发现问题不多),管理层、EPG、评审者对同行评审没有信心。基于此,我们认为有必要做出努力,让这样一个已经经过验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中国软件企业带来应有的价值。

  也许如下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 为什么不做同行评审,企业是不能达到三级要求的,而不做测试则是有可能的(当然大家一定会做测试的)

- 具体质量改进到底从哪些方面入手?质量和成本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矛盾的吗?

- 在工作任务重、加班多的情况下,如何平衡完成手头的工作(相当一部分是由于错误造成的返工)及改进的努力?业界有哪些有效的做法?

- 为什么90%以上的缺陷造成的原因是和管理有关的?

- 如何系统有效的识别CMMI高成熟度定义的改进机会?为什么五级的企业过程改进是有系统、日常、全员的特征?

- 为什么管理层也把质量放在嘴边,但企业里还是没有形成质量文化?

- 评审和缺陷分析及预防的关系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邀请了Ron Radice先生和丛斌博士来华做了一次同行评审与缺陷分析与预防的培训。Ron于72年在IBM做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同行评审。从那以后,Ron一直致力于同行评审方法的完善及推广。1993年,他担任了SEI的Director,由于他的原因,同行评审成为CMM(专门的KPA)和CMMI(专门的SG)重要的内容。Ron是一位对软件工程有杰出贡献的人,全球很多大的IT企业都得益于他的方法、培训、咨询及评估。在印度软件界,Ron是赫赫有名。我们希望他能把在印度的成功经验移植到中国来,通过Ron与丛斌博士手把手地教过程改进的同事如何做同行评审及缺陷分析预防。我们希望能把这套方法在中国软件企业真正用起来,能帮助中国软件企业真正掌握并应用同行评审技术。

在两天的CMMI培训中,通过讲解与实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员基本掌握了同行评审的技术与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下面是一些学员的反馈,摘录如下:

----耳目一新!以前的确了解的太少了,收获非常大!感谢两位老师!

----培训实用性很强,可操作性好,很有价值的一个培训。

----国际级大师就是不一样!丛博翻译的也好!

----方法很好!希望得到持续的指导。

 

 

 

 

           某金融企业软件中心管理层培训

    该软件中心在完善其质量体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有自己特点的过程文化及质量文化,其过程改进的规划性及针对性有一定的改善。在改正引入的缺陷、纠正所犯的错误方面一直做的不错,当前的质量体系也基本能有效的支持相关目标的实现。但另一方面,如何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改进软件中心的过程、提高整体效率?如何在解决问题及缺陷的同时,确保同样的问题及缺陷不再出现?我们认为软件中心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当前的过程体系还不能有效的平衡“完成任务、修改缺陷-日常工作”和“改进提高、预防缺陷-改进工作”。

    该软件中心已进入不以评估为主要驱动的过程改进阶段,改进计划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完善改进机制,更加有效的管理好日常工作与改进的平衡。而在这中间,软件中心管理层会扮演更加重要关键的角色、同时对管理层也有更高的要求。让管理层了解如何有效管理过程改进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我司丛斌博士将业界已经验证的有效方法与软件中心实际相结合,展示管理层在整个过程改进生命周期里的有效介入。如:业务目标和过程改进目标的结合、改进成本回报分析、过程改进的十二步、软件工程质量管理基本要求、CMMI高成熟度对管理层的要求等进行了逐一讲解。同时,也介绍了业界一些过程改进的有效做法:如Raytheon’s Team of Four、IEEE 软件工程标准、CMMI的服务模型等,结合讨论的模式式让管理层充分了解了如何有效管理软件中心的过程改进活动。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有力推动了该中心的过程改进管理工作。